教員發展計劃 - 項目摘要

項目編號:UGC/FDS11/B03/18
項目名稱:會計與税務權衡理論與公司收購付款方式的關係
首席研究員:陳冠雄教授(明愛)

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在併購交易中,基於會計與稅務權衡理論的避稅行為是否與公司收購付款方式的選擇有關,並對其進而產生的影響。具體來說,我們首先會檢驗會計與稅務權衡理論在新情景下的適用性,即該理論是否能解釋避稅行為與公司收購付款方式的選擇有相關性。本研究將是探索這種關係的第一次嘗試。

公司收購往往是極其重大的交易。雖然研究表明,稅務會成為併購活動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但並沒有研究以會計與稅務權衡理論所解釋的避稅水準是否與收購付款方式的選擇有關。我們的研究旨在填補該領域的空白。如果可以通過完善的理論框架建立避稅行為與選擇公司收購付款方式之間的重要關係,本研究將對股東評估其財務,公司分配其資源以及稅務機關和公共政策部門制定併購交易的政策有著重要意義。

自2013年“一帶一路”戰略的啟動,帶動中國企業的業務擴展和產業升級,併購活動在中國已增長三倍。這些活動主要涉及中國大陸企業,且出境併購的數量正在增加,而這些活動可能涉及不少香港企業。雖然大多數收購涉及來自不同行業的非國有企業,但近年來,中國的國有企業也更加積極地參與了這類活動。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併購活動的增加,表明我們這項對中國企業併購的研究結果,同樣也能為其他經濟體帶來啟示。

 

項目編號:UGC/FDS25/H01/18
項目名稱:城市景貌之想像──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研究
首席研究員:鄒文律博士(高科院)

摘要
香港自一九九七年回歸以來,城市景觀以及城市本身都有不少改變。一群土生土長的「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親身經歷和見證香港的各種變遷,並於一九九七年以後出版了自己首本著作,在作品中反映了自己對城市的所思所想。學術界對這群作家的研究只屬起步階段,值得進行更為全面且深入的研究──特別是他們在作品中透現的「情感結構」,是否有別於前代作家?本研究計劃有三個目標:第一,通過仔細分析這批「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的小說,藉此瞭解他們筆下的城市想像。目前關於這批作家的研究,主要為個別作家和作品的探討,但本次研究則把他們視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綜合性研究。第二,本研究將會借助不同的空間和地方理論,分析作品映現的「情感結構」。同時,本研究通過訪問,讓作家有機會發表他們對城市的獨特體驗和當下感受。第三,本研究旨在引發更多對「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的討論,以期相關研究成果有助日後撰寫香港文學史。本研究亦會探討以相類的研究框架來分析散文和新詩的可能性。要言之,本計劃完成後,我們將可以更好地瞭解(1)「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如何想像城市;(2)他們的「情感結構」與前代作家有何不同;(3)他們的小說如何再現城市和身體空間。

 

項目編號:UGC/FDS25/M02/18
項目名稱:探究原生豆科植物於改善人工斜坡土質之應用
首席研究員:周毅龍博士(高科院)

摘要
香港的市區發展建立了大量的人工斜坡。隨著可持續發展的推行,政府實行了大量斜坡綠化工程。過去相關的研究大多集中於試驗合適的原生植物品種作廣泛栽種,以增加城市的生態價值。然而,對於人工斜坡上貧瘠的泥土則長期被忽略,這妨礙了植物的長期生長,市區泥土管理備受關注。

有研究指出,豆科植物能有效改善泥土的質素。這類的外來樹種也曾被栽種在人工斜坡上,但其對於改變泥土特性卻較少被提及。因此,對於豆科植物改善泥土的成效,值得深入研究。此外,人工斜坡上亦能找到一些原生的豆科植物,這些品種可作進一步試驗,以確定它們對於改善市區泥土的成效和增加可用作斜坡綠化的原生植物品種。

這個研究主要有三個部分:一)我們會研究一些現以豆科植物作為綠化的人工斜坡,找出它們對於泥土的改變;二)在人工斜坡上進行原生豆科植物的種植試驗,測試其可行性;三)研究不同的原生豆科植物的特性,增加有綠化價值的植物品種。以上研究相信可提供更詳盡的資料以改善市區的泥土質素,增加綠化成效。

 

項目編號:UGC/FDS14/B06/18
項目名稱:自然失業率的疑惑:亞洲及經合組織國家所提供的證據
首席研究員:鄭家明博士(恒管)

摘要
2008年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崩潰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導致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失業率持續居高不下。高失業率是政府關注的主要課題,因為它對經濟增長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導致許多國家出現社會問題。在許多國家,失業率往往長期保持在高水準,而不是在短期內恢復到正常水準的自然失業率。人們對這些國家自然失業率的存在表示懷疑。過去幾十年來,自然率、結構主義和滯後的理論家之間一直在進行辯論。針對不同的失業率假說,建立了線性、面板和非線性單元根檢驗的分析方法。然而,實證結果仍然沒有定論。

本研究旨在採用Park and Shintani(2016)開發的一種嶄新非線性單元根檢驗來重新審視某些亞洲及經合組織國家的失業動態。其目的是檢視自然失業率的存在,由於經濟震盪造成的失業滯後,以及由於結構變化而導致的自然失業率轉移的可能性。這項研究的結果可給促進就業的政策提供啟示。

 

項目編號:UGC/FDS15/H06/18
項目名稱:職業自我認同、生涯發展及畢業適應:香港副學位學生的縱向硏究
首席研究員:張偉良博士(樹仁)

摘要
職業身份認同是對自己作為工作者的身份有意識的察覺,是青年人成長的主要任務。從成長歷程來看,青年人通過探索不同職業選項及投身所作的職業決定,建立身份認同感。較為進深的職業身份認同,體現出較大程度的職業探索及投入,並且與較高的幸福感及生涯發展相關。有關職業身份認同評估的硏究在西方已經開展,但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特區仍然欠缺。我們相信測試及評估香港副學位學生的職業身份認同,將於職業生涯理論有所貢獻。

在政策及實踐方面,硏究所專注的副學位學生生涯發展及畢業適應,是香港現時一個重要課題。香港政府在2000年提出增加副學位學額,務求16至20歲年齡組別進入高等教育的比率在2006/07年倍增至66%(Wan, 2011)。然而,從過去二十年副學位畢業生薪酬的顯著下降反映,他們就業的困難日漸提升(Zhao, 2016)。在2017年10月,教育局長跟進行政長官同年的相關宣佈,成立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而檢視副學位課程的未來發展屬於小組的職權範圍。藉著硏究副學位學生的職業身份認同,本硏究將提供有關他們過渡到職場的數據,以便配合他們的職涯發展狀況,設計合適的職涯發展活動計劃。

本研究採納量性與質性方法。量化追蹤硏究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從不同院校收集約800名應屆副學位畢業生的資料作職業身份認同評估(e.g., Porfeli, Lee, Vondracek, & Weigold, 2011)之用。第二階段約五個月後進行,旨在跟進這些學生畢業前的生涯發展及就業預備。第三階段在他們畢業後約六個月進行,旨在追蹤硏究他們畢業後升學就業狀況。此外,我們透過職業身份認同評估工具,辨識不同職業認同狀態的組別,並在第二階段內針對不同組別學生的服務需要進行焦點訪談,以便院校可因應不同組別需要設計合適的職涯服務。

 

項目編號:UGC/FDS16/B13/18
項目名稱:環境問題責任誰屬與永續消費模式之研究
首席研究員:朱永基先生(公大)

摘要
人類對經濟繁榮與增長的追求,構成了對環境及生態系統的沉重壓力。經濟高速增長,意味自然資源虛耗和環境惡化。若人類繼續不負責任地消耗資源,臭氧層的減少、水源污染、酸雨、土地沙漠化均是的必然後果。近幾十年來,永續發展成為各國政府及企業所關注的議題。而愈來愈多公司於營運上落實永續發展的原則,這包括研發出眾多的環保產品推出市場。誠然,一些不加添合成化學物的有機環保產品的生產和使用,能大大減低對環境的損害。另一方面,政府亦透過多邊談判為對抗全球暖化而共商方案,並為此制定法規。然而,許多消費者並未把自己對環保的關注轉化為行動。環境心理學及市場學的研究大多對這種綠色信念跟行為上的差異進行多方面的調查,其中大部分相關研究嘗試瞭解使用環保產品的消費者的內外因素,除了著力調查各種綠色消費行為的誘因外,亦試圖找出消費者的相關信念、對環保行為的態度、其身處的社會規範及消費行為等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然而,相當少的研究,探討消費者對政府以及企業在環境問題上的責任及處理能力的觀感,而此等觀感又會否對個人的消費行為有所影響。因此,此研究計劃有以下的目的:(一)瞭解年輕人對政府及企業在環境問題上責任的看法;(二)瞭解年輕人對政府及企業在處理環境問題能力上的看法;(三)探索環境問題責任誰屬,以及對政府及企業應對環境問題的信心,是如何影響個人的消費模式。由於此研究為我們對永續消費行為的動機與實踐有新面向的瞭解,我們期望研究結果有助社會政策制定者、企業公關、市務人員,在訊息設計上為政府及企業定位,從而有效刺激永續消費模式。另外,此研究亦會對香港大學生現時的永續消費模式——他們如何決定消費,會否選購環保產品,及對舊物之處理——提供一個速寫。最後,此研究所收集的定性數據亦有助我們對永續消費模式創建相關理論。

 

項目編號:UGC/FDS14/P01/18(退出)
項目名稱:緃向項目反應技術與其在教育及心理社會介入措施上的應用
首席研究員:朱文英博士(恒管)

 

項目編號:UGC/FDS13/H07/18
項目名稱:政治認同與忠節思想──明清之際嶺南三大家之陳恭尹硏究
首席研究員:董就雄博士(珠海)

摘要
明末清初廣東詩人陳恭尹與屈大均、梁佩蘭並稱「嶺南三大家」,其詩曾受到彭士望、王士禛、朱彝尊等名家推重,研究價值甚大。而陳氏身歷明亡、父親陳邦彥為國殉難之痛;庶母和三名親弟又為清將及亂軍所殺,幾近滅門;後又受三藩之亂牽連而入獄二百餘日。其遭遇是明遺民中最慘烈者,學界往往將之視作普通明遺民、甚至是偏處一隅之廣東遺民看待,而未注意其一生與明末清初天崩地解之時局、歷史緊密相關,乃最具代表性之見證者。故其政治認同與忠節思想之研究具有必要性和深遠歷史意義。

本計劃即以陳氏政治認同和忠節思想為研究主題,全面探究其全部詩作中之政治思想,並分為陳氏忠節思想之形成、國與家人俱亡的兩重哀思、力圖復明的心跡、受三藩之亂牽連而下獄的驚恐、應酬世人與權貴的無奈、唱和及詠物作品中的遺民情結、與屈梁二家政治認同之異等七個部分論析。且就每個部分寫成論文發表,進而撰成專著出版。計劃最大特色是:既著眼於陳氏個人忠節思想在入獄前後之轉變,復深探陳氏詩歌創作與當時易代前後崩天裂地歷史之關係,更辨析其政治認同與屈、梁二家之別。在研究方法上,集中運用以史證詩、以詩證史之「詩史互證」法;並嘗試加入後殖民文學批評家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 1935-2003)所強調的「離散」(Diaspora)理論,以及與此相關之文學創作使心靈的創傷獲得療癒的論述;還有作品與政治關係、作品與作家思想關係之探究等多種路向,以期洞明陳氏思想及當時歷史之真像。

 

項目編號:UGC/FDS13/E04/18
項目名稱:基於“注視-姿勢-運動”跟蹤融合的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智慧評估:原理,演算法與系統
首席研究員:傅弘博士(珠海)

摘要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全世界8-12%的兒童受到ADHD的影響。ADHD可能對學生的學業成績,情緒健康,態度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及時評估對於ADHD的適當幹預和治療至關重要。目前的ADHD評估大多基於描述性指令,這種評估方法是主觀的,效率不高。最近關於眼動追蹤和ADHD的研究表明,通過利用先進的IT技術來輔助ADHD的評估,是一個有前景的方向。然而,在這些研究中僅研究了眼球運動,而不涉及身體姿勢和運動,而這些資訊對於揭示ADHD的多動性方面是重要的。實際上,患有ADHD的兒童往往表現出精細動作問題,通常表現為手寫困難。手寫是一項複雜的活動,需要手和眼睛的協調。因此,對寫作過程中視覺和上身運動的同步研究對於瞭解ADHD的發生機制至關重要,以便進行系統、客觀的評估,和適當地進行幹預。因此,需要開發一種數字系統來同時測量精細的眼球運動,身體姿勢和書寫軌跡,研究ADHD的機制,並基於數字化資訊進行有效和客觀的評估。

在本項目中,我們計劃系統研究ADHD的行為機制,同時考慮上半身運動和精細的視覺資訊,並進一步對ADHD進行智慧評估。本系統採集包括凝視點,書寫軌跡和上身運動的資訊,將研究ADHD兒童和普通兒童在上身姿勢和視覺資訊之間的差異。為實現上述目標,本項目將解決四個基本問題:(i)“注註視-姿勢-運動”跟蹤系統的整合;(ii)精細眼動追蹤;(iii)眼動,上身姿勢和書寫軌跡的融合;(iv)使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對ADHD進行智慧評估。數字化系統將採用頭戴式眼動儀,寫字板和兩個攝像頭實現,將研究用於精細眼睛跟蹤和身體姿勢捕獲的演算法。然後將進行“注視-姿勢-運動”分析,以找出患有ADHD的兒童的模式和相關性。最後,將訓練分類器以執行ADHD的智能評估。

該項目的成果將為ADHD評估提供基於數字設備和智慧演算法的替代方案。通過該系統,可以通過對臨床技術人員的簡單指導,完成自動、客觀和智慧的評估,識別患有ADHD的兒童,從而及時進行幹預。聯合數據分析的發現將揭示ADHD的機制,並可能為治療師帶來重要依據。同時,本研究的結果、研究方法和數據採集系統對發育性閱讀障礙等疾病提供參考。

 

項目編號:UGC/FDS14/H13/18
項目名稱:註定的衝突?從個人隱含理論角度研究關係管理意向及爭議處理模式
首席研究員:符可瑩博士(恒管)

摘要
香港近年成為兩岸三地以至海外的商貿企業在爭議解決上一個漸趨重要的角色。在各種解決方式當中,替代性爭議解決方案漸受重視。替代性爭議解決方案包括借助協力廠商進行調解或裁決。在爭議解決方案的教育推廣中,其中重要一環是在有關商業活動正式開始之前,提倡在其合同內明確列明替代性爭議解決方案的流程、細則及條款。這就是所謂的爭端解決機制。儘管其機制帶來相當的好處,爭端解決機制在香港並不普及。在這研究內,我們旨在探討影響商界管理階層採用爭端解決機制之因素。我們通過人們對衝突持有的基本概念來瞭解他們使用有關機制的傾向,以及其對商貿夥伴合作關係帶來的沖擊。這個研究項目會為關係管理、衝突管理、團隊合作與跨區合作提供理論以及實踐的啟示。我們將透過一系列的研究方法驗證研究內的假設。

 

項目編號:UGC/FDS16/H13/18
項目名稱:流行音樂中的創意:街頭音樂場景與YouTube場景中的音樂活動實踐
首席研究員:何頴琪博士(公大)

摘要
我們大多對香港流行音樂自1970年代至今的興衰歷程耳熟能詳。廣東流行音樂產業在1970年代興起,至1980年代經歷最輝煌的日子,隨後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下滑。時至今日,或許不少人質疑該行業是否仍然具有可持續的未來,而香港流行音樂的未來相信取決於本地音樂的創造力。我們可在哪裡找到流行音樂的創造力?一些音樂界從業者已指出,其實今日香港流行音樂的多樣性和創造力可能比當年所謂的黃金時代更為蓬勃。如果業界表現不是衡量音樂創意的唯一指標,我們是否有可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更具潛力的創意來源?本研究試圖將焦點從香港流行音樂較商業化和產業化的面向移至街頭音樂和YouTube場景這些由下而上的音樂實踐。近年來,街頭音樂表演和YouTube上的音樂製作引起了一些公眾討論。本研究旨在瞭解這些地道人才在線上和線下環境中如何實踐音樂,並評估相關創意潛力。

本研究有四個具體目標。首先,描述本地街頭音樂場景和YouTube場景之中音樂人的音樂製作實踐有何特徵,例如他們的曲目、美學、文化觸覺,以及他們與觀眾和其他音樂人的社交互動等。其次,本研究將評估音樂實踐與創意身份之間的關係。作者期望瞭解這些音樂人如何描述他們自己的創意身份,而他們的音樂實踐與表演經驗又與他們對香港作為創意城市的評價有何連繫。第三,本研究將分析線上和線下空間的音樂製作實踐有何關連及矛盾。最後,本研究試圖探索這些社群中的業餘音樂人與商營音樂產業組織之間合作以提升本地流行音樂的可能性。

 

項目編號:UGC/FDS17/M04/18
項目名稱:以事件相關腦電位探討精神分裂患者之語義與關聯登錄的機制
首席研究員:郭志謙博士(東華)

摘要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精神疾病,其特徵是幻想,妄想,思維混亂,社交和情緒障礙。精神分裂症患者經常有認知缺陷,特別是情景記憶功能的障礙。雖然有相關的研究報告描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執行記憶任務時大腦有異常活動,但對他們認知過程的研究不多。使用事件相關電位技術,這個研究將調查語義和聯想記憶策略對精神分裂症患者記憶力的影響,並調查他們記憶形成的認知過程。語義和關聯策略都能促進更深層次的資訊處理,並有助於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記憶表現。此研究計畫招募至少25名由《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的參與者和25名沒有任何精神疾病的對照參與者。實驗裡參與者需要完成三個任務:不使用任何策略,使用語義或使用關聯策略。參與者將學習和記憶中文字,然後進行識別記憶測試。語義策略任務將要求參與者判斷中文字是否與動物類別相關。關聯策略任務將要求他們查看中文字並判斷它們是否有關聯。更多對精神分裂症認知過程和認知功能潛在缺陷的認識能有助於在未來設計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項目編號:UGC/FDS16/H05/18
項目名稱:香港的傳統主義、政權支持與民主認受性
首席研究員:林蔚文博士(公大)

摘要
這項研究探討香港人政治身份和價值觀中的社會和政治傳統主義及其政權支持,以及這些因素是否影響香港的民主合法性。對社會傳統主義的考察將集中人們對以下方面的態度:(1)社會穩定,(2)社會衝突與和諧,(3)社會多元化,(4)個人利益和群體的集體利益,及(5)對目前香港社會這些方面的情況的評價。對政治傳統主義的研究將包括:(1)人們的政治合法性標準;(2)人們對以下方面的態度:(a)政府和政治領導者的角色,(b)政府問責和回應性,(c)政治自由主義和平等,(d)專制的替代方案,(e)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及(3)評估香港目前在這些方面的情況。政權支持將以香港人支持現任政府的程度來衡量,而民主合法性將通過研究民主對香港的適用性及其優先於其他政治形式來研究(Chu 2013:8-10; Welsh and Chang 2015:456)。

研究人員將使用亞洲民主動力調查(ABS)的核心調查問卷進行家庭調查,該調查是就19個亞洲政體進行的政治價值觀的跨國調查。ABS探討人們對各種政治層面的政治態度,包括民主,傳統價值觀,另類政治形式,另類價值問題,以及他們如何評價現政權的政治和經濟表現。方法論上,這項研究將使用驗證性因數分析,一種以通過擬合結構方程模型的變量來檢驗假設和建立理論的方法,來分析社會和政治傳統主義,政權支持和民主合法性在香港的關係。收集的數據將與2001年,2007年,2012年和2015年進行的ABS調查結果進行比較。

除了上述家庭調查外,研究還將與20名年輕社運人士進行定性訪談,並與香港不同年齡,教育程度和職業的一般青年進行8次焦點小組討論。定性部分將深入研究年輕受訪者的政治價值觀和願景,使我們能夠更清楚,更深入地瞭解他們對研究問題的看法。

本研究計劃出版三篇評論期刊文章。第一篇文章將分析社會和政治傳統主義,政權支持和民主合法性的整體模式。第二篇將比較香港不同年齡段和政治身份的人們在ABS多次調查中的社會和政治傳統主義方面的演變。第三篇將與其他參與ABS的亞洲區域相比,以調查香港的民主合法性,這將使我們能夠檢視有關社會和政治傳統主義,政權支持和民主鞏固的理論。

 

項目編號:UGC/FDS16/M01/18
項目名稱:魚鰓對魚毒性甲藻米氏凱倫藻的分子反應
首席研究員:李宏發博士(公大)

摘要
米氏凱倫藻是一種眾所周知的可引致魚類死亡的微藻。由該藻作為優勢種的紅潮經常引致世界各地大量魚類和貝類的死亡,並對魚類養殖和貝類產業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中國大陸和香港都經常遭受米氏凱倫藻紅潮的影響。最近,中國大陸幾乎每年都會發生米氏凱倫藻紅潮,並於2012年在福建省造成大量鮑魚死亡,由該藻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至少3億美元。近年來,米氏凱倫藻也經常在香港水域出現。1998年,該藻在香港水域引發大規模的災難性的紅潮,導致經濟損失超過3億港元。2016年,米氏凱倫藻在幾個本港養魚區造成200多噸魚類死亡。

儘管該藻已在過往造成嚴重影響,其確切的殺魚機制尚不明確。大多數關於該藻殺魚機制的研究都是推測性的,並且似乎都沒有確定其毒性和殺魚的主要機制。此外,到現在為止,尚沒有任何旨在確定暴露於米氏凱倫藻中魚類在基因和蛋白質水準上反應的分子研究正在進行。

本項目將調查魚鰓(體外和體內)對魚毒性甲藻米氏凱倫藻的分子反應。運用蛋白質組學技術分析於米氏凱倫藻暴露後的魚鰓細胞及鰓組織,鑑定它們具表達差異的蛋白。瞭解魚鰓的分子反應將有助於瞭解魚類在魚毒性藻類暴露下可能的細胞調節機制,並將有助於最終制定預防魚類死亡事件的主動策略。從長遠來看,該項目將對本港、中國大陸甚至國際養魚場和貝類產業產生重大影響。

 

項目編號:UGC/FDS16/B01/18
項目名稱:城市旅遊目的地對旅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準備
首席研究員:李綺芯博士(公大)

摘要
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旅遊目的地創建獨特的定位,從而推動旅遊業發展。現存的文化遺產學術文獻側重於物質及地域層面,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旅遊業發展的相互作用尚待研究。無規劃的大眾旅遊令旅客接觸到不真實的本土文化,同時助長文物商品化,損害旅遊目的地。有見及此,旅遊目的地行銷組織需要制訂長遠策略,在旅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做到保育之效。箇中重點包括如何制訂有效的策略去資本化本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善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旅遊產品,及釐清各持份者在旅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次研究以知識管理理論為學術基礎,探討城市旅遊目的地旅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進程,並研究如何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來加強旅遊規劃和發展。粵劇為是次研究的目標。本研究主要採用質化研究方法及紮根理論去達到研究目的。研究結果將對旅遊相關的教學、學習和政策規劃有顯著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項目編號:UGC/FDS11/H01/18
項目名稱:廣東番話語法來源探究
首席研究員:李健靈博士(明愛)

摘要
十八至二十世紀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高峰期。中西接觸頻繁,而其中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言語不通。廣東英語(或洋涇濱英語)正是這背景下的產物。這種英語雖然廣為人知,但目前為止還沒有對它進行有系統的研究。本研究計畫利用多種歷史文獻分析廣東英語的文法來源。另外,整理完成後的語料庫對研究廣東英語或語言接觸現象都有莫大幫助。是次研究特別針對兩個文法結構進行詳細分析:第一個是輕動詞makee,如(一)的用法;第二是for作為補語標記詞,如(二)。

(一)

(二)

make trade 'to trade'
makee die 'to die'
must make go chop chop for see dat doctor man. (Tilden 1831-32: 764-65)
'(You) must go to see the doctor quickly.'

輕動詞makee和補語標記詞for都是功能詞,也是洋涇濱語和克裡奧語常出現的用法。本研究希望藉探討這兩種結構在廣東英語的用法和來源,引起學者對語言接觸有更多的討論和見解。作為一種歷史語言,廣東英語的發展對現代新品種英語,例如香港英語亦有啟示。透過對廣東英語和香港英語的對比,我們或能從中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和分歧。是次研究結果,尤其是語料庫的建立,不但對日後廣東英語的研究作出貢獻,亦對中英雙語現象提出新觀點。

 

項目編號:UGC/FDS15/E01/18
項目名稱:視覺行為、建造業危險意識和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
首席研究員:李綺雯博士(樹仁)

摘要
根據政府勞工及福利局最新統計數字,香港建造業是工業意外比率最高的行業,是整體工業意外率約一倍。在2018年發生的9宗致命工業事故中,8宗來自建造業。意外的成因大多沿於建造業從業員缺乏安全意識。因此,提升建造業從業員的安全意識對減少意外至關重要。我們或許透過人工智慧提高安全意識。然而,儘管它的技術不斷突破,相關技術尚未普及應用在建造業。鑑於以上幾點,我們的目標是研究影響安全意識的重要因素及人工智慧技術能否提升建造業從業員的安全意識。

 

項目編號:UGC/FDS14/B03/18
項目名稱:香港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兼職之影響研究
首席研究員:劉軍霞博士(恒管)

摘要
同時擔任多家公司董事職務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可能因兼職過多而無法投放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履行職責。為此,香港交易所在2017年11月發表的諮詢文件中,對獨立非執行董事兼職過多的現象表示關注,並提出新的披露要求,當候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將會出任其第七家(或以上)上市公司的董事職務時,董事會須解釋為何認為其仍可在董事會投放足夠時間。身兼多職的董事是能者多勞還是過於忙碌?交易所將界限定於“第七家”公司是否合適?本研究將以2012年以後的香港上市公司為樣本,探討獨立非執行董事兼職對公司業績的影響,以及產生這種影響的可能途徑。

首先,我們研究獨立非執行董事兼職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兼職獨立董事往往職業能力更強,能夠提升公司價值(質素假說),但他們過於忙碌,可能沒有足夠精力參與公司管理,對公司業績產生不利影響(精力假說)。美國研究大多顯示獨立董事兼職對公司業績有負面影響,但我們預期在香港可能會是正面影響。因為香港上市公司股權較為集中,控股股東與公司管理層一致,控制股東在選擇和任命獨立董事方面的實質性參與,使得獨立非執行董事不大可能成為公司管理層的有效監督者,但是兼職獨立董事的專長、經驗和人脈可能使得他們成為優秀的顧問,從而兼職董事提升公司價值的質素假說更明顯。

其次,我們研究董事特徵如何影響獨立非執行董事兼職與公司業績之間的關係。董事與公司之間的地理距離遠可能會加劇獨立董事的忙碌程度。董事亦可能會因聲譽激勵而區別對待不同規模的公司。社會聯繫多的董事可能更容易獲取資訊,為公司管理提供更高質素的建議。董事的關係網絡(如政治聯繫)可能會幫助公司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必要的資源。

第三,我們研究獨立非執行董事兼職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的可能途徑。身兼多職的獨立董事是否會更積極地出席董事會議,抑制公司關聯交易的頻率和規模,增加公司獲得外部債務融資的機會和政府、銀行的優惠待遇。

研究結果將豐富我們對香港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兼職之影響的理解,也為監管機構制訂規範、上市公司董事會遴選獨立非執行董事提供參考。

 

項目編號:UGC/FDS13/E02/18
項目名稱:採用粒子群演算法與神經網路的氣象能見度估計法
首席研究員:盧葦麟教授(珠海)

摘要
能見度是一項在光亮環境下可清楚看見物件的最大距離指標,能見度對於航空、航海和陸上運輸安全都非常重要。能見到更可反映大氣中污染的程度。常見的數碼影像能見度估算法都基於有效影像抽取與及氣象法則計算。以往研究成果指出該項方法準確性受制於影像質素與及其他環境因素。由於使用公式考慮此等因素方法較難和複雜。利用人工智慧方法抽取有效影像訊息較為有效和適當。根據初步利用網路影像估算能見度的研究成果顯示。通過有效影像抽取和人工神經網路深度學習方法。此項數碼影像能見度估算法比傳統人手影像特質能見度計演算法較為準確。不過此項初步研究成果受制於網路影像的解像質素,而此方法是基於人手有效影像抽取方法,與及所有數據都是基於香港天文臺發佈的網路天氣影像與及能見度數據。

因此,此項研究專案提議在特選地點,設置能見度監測儀和高解像攝影機,搜集有關能見度和天氣影像資料。作為人工智慧訓練方法的數據基準。通過開發自動有效影像抽取方法和深度訓練人工神經網路的計演算法,影像特質數據向量便可估算。最後通過標準儀器所量度的參考能見度,此項專案將會開發粒子群演算法與及神經網路計算系統,估算及監測能見度。此項專案研究成果期望能改善數碼影像能見度監察法的準確度,而研究成果更可應用在環境 能見度數據監察。

 

項目編號:UGC/FDS11/M08/18
項目名稱:護理院舍人員處理智障人士挑戰性行為的經驗:個案短文定性研究
首席研究員:羅佩麗博士(明愛)

摘要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在院舍中照顧者處理智力障礙人士的挑戰行為的經驗。以非結構性直接觀察和個案短文訪談為本的描述性質量方法。以方便取樣方式選擇四間非政府機構的殘障人士院舍。使用最大變異便利性抽樣方法招募院舍照顧者,最後的樣本大小視乎達至數據飽和的所需數目。數據收集包括在每間院舍使用非結構性直接觀察及個案短文訪談錄音。將以潛在內容分析方法分析觀察和訪談的數據,並使用Dedoose數據分析軟件。研究結果將解說有關引發院舍中智力障礙人士的挑戰行為的類型、事件和互動,及描述照顧者對不同挑戰行為事故的反應及處理方法。本研究深切認同照顧者是所有機構的寶貴資產,因此在他們需要面對和處理智力障礙人士的挑戰行為時,應瞭解他們的需要和提供關注。

 

項目編號:UGC/FDS12/H02/18
項目名稱:香港自資院校專上學生英語學術寫作經歷之研究
首席研究員:盧杭豔博士(明德)

摘要
英文學術寫作在大學學習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以往對專上學生英文學術寫作的研究主要關注學生的語言技能和在各自學科內的寫作技能,旨在發現學生英文學術寫作中的不足之處。但是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比方說在過去十年內香港超過十家自資專上院校的設立, 越來越多不同背景的學生帶著不同的經驗和目的進入大學。在這一趨勢下,單純的指出學生的不足已不能有效地的激勵並幫助學生去攻克英文學術學作這一難關。本項研究將從學生在英文學術寫作上的操作技巧、文化認同以及應對方式三個方面來探討香港自資院校內專上學生的英文學術寫作經歷。這項研究的結果將提高我們對學生寫作經歷的全方位的理解,對在學生日益多元化的高等院校內開發更有針對性的英文寫作課程提供數據支援。

 

項目編號:UGC/FDS14/E05/18
項目名稱:研究飛機維修項目多樣化對航空公司營運可靠性與盈利的影響
首席研究員:馬凱琳博士(恒管)

摘要
維持航空公司營運暢順在航空業上十分重要。法蘭克福一所顧問公司在二零一五年的報告中提及,全球因航班延誤所造成的費用已達至二百五十億美元,平均延誤時間約為四十七分鐘。在二零一七年七月,航班延誤數量在亞洲,歐洲和美國的已分別達到二十二萬多班次,十九萬多班次和十九萬多班次。然而,引致航班延誤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航空公司不能控制的因素,如惡劣天氣等。這些報告亦指出,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航班延誤是與飛機維修問題有關,而且能透過優化飛機路線問題而獲得改善。

現在,大部份相關的文獻都假設所有飛機均採用固定且相同的維修時間,並且具有相同的最長飛行時數。然而,許多航空公司(例如國泰航空,香港航空公司等)現正實施一項新的維修方法,把“A”級檢修分拆成多個小項目並可在兩個連接的航班之間進行,從而能進一步提升飛機利用率。但這種做法亦大大增加了飛機路線問題的複雜性。此外,我們亦考慮到不同維修操作的風險。這些風險主要取決於維修項目和飛機的使用年限,它們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航班延誤和中斷。

就以上問題,我們這項研究目的是提出(i)新的串級式神經網絡方法,以估算所需的維修時間,並使用歷史維修數據分析每項維修項目相關的維修風險,以及(ii)採用新的列生成演算法,結合維修操作的時間和風險,以便提升航空公司在實施這種新的維修方法的優勢。

 

項目編號:UGC/FDS11/H04/18
項目名稱:中國內地社工流失及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研究
首席研究員:武婉嫻博士(明愛)

摘要
目前,中國大陸極缺乏有關社會工作組織如何解決社工流失和留住社工的研究。社會工作者流動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社會地位低、社會工作者職業認同感低、社會工作組織管理不善、及社會福利制度不完善等。然而,社會工作組織該如何透過組織職業生涯管理來應對社工流失的問題,仍然是一個重要但鮮為人知的領域。組織職業生涯管理(Organizational Career Management)是指組織用於促進員工職業發展,培養員工潛力和留住員工的各種活動。組織職業生涯管理包括不同的維度,如提供培訓課程、師徒指導督導、工作輪換、在線管理支持、績效評估和職業規劃。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組織職業生涯管理如何進一步構建本土理論,以便適應於中國大陸的社會工作環境使用。本研究採用混合研究的方法,包括定量調查、深入訪談、檔審查和實地考察。研究結果將有助構建本土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理論框架,建議社會工作組織如何改善組織職業生涯管理,以及加強填補缺失的部份。

 

項目編號:UGC/FDS16/M08/18
項目名稱:徑向基函數方法解決醫療影像問題
首席研究員:吳其盛博士(公大)

摘要
近幾十年來,癌症導致的死亡人數穩步增加。在香港,大約60%的癌症患者接受體外放射治療。能否成功準確定位腫瘤並避免對附近健康器官的損傷對控制腫瘤生長和減少病人的副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最近開發的影像導航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GRT)改善了治療效果。為了優化IGRT的有效性,在放射治療過程期間,通過電腦斷層掃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需要有效的腫瘤分割和圖像配準程式來勾畫可視化的臨床放射治療。整個過程繁瑣,耗時且依賴經驗。

從CT或MRI精確重建醫學圖像的有效計算演算法將有助於利用分裂移植過程並縮短病人的手術時間。

這個項目將嘗試開發一種新的數學模型和有效的計算演算法,用於醫學圖像分割和配準。數值解決方案取決於器官的複雜不規則形狀。因此,與大多數現有的依賴於網格的數值方法(例如有限元方法)相比,使用最近開發的無網格計算方法是有利的。為了幫助放射治療師和臨床醫生改善他們在影像導航強度調控放射治療的使用,這個項目會將無網格計算演算法應用在影像導航強度調控放射治療的現有數值組件中。

 

項目編號:UGC/FDS14/H06/18
項目名稱:香港第二代跨國家庭的移民軌跡、策略和實踐
首席研究員:顏樂燊博士(恒管)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香港第二代跨國家庭的遷移軌跡及其動機、策略、實踐、挑戰和結果。香港第二代跨國家庭是指1997年前,即香港回歸中國之前移居西方國家的第二代移民。近年,這些已經獲得外國護照及完成海外高等教育香港移民陸續回港定居,並組建自己的家庭。但是,我們早前的研究發現﹝教員發展計劃(FDS)的項目(UGC/FDS14/H09/14)﹞,當這些回流的第二代移民成為父母後,不少正計劃再次帶著孩子離開香港。雖然越來越多的研究探討跨國移民的循環性移動和家庭連繫的關係,但對第二代跨國移民這一個獨特群體的遷移軌跡的關注卻著墨不多。箇中原因有二:首先,這群體直到最近才長大成人;其次是大眾普遍假設他們回歸香港後整個遷徙之旅亦已完成。所以,本研究的重要性在於揭示香港第二代跨國家庭幾乎不為人注意的移民軌跡和策略。我們將探討這群體的「家庭」和「歸屬感」的概念,以及一系列影響其移民軌跡的考慮因素,如就業、家庭生活和兒童教育等。我們亦會研究他們如何運用本地和跨國策略去實現其計劃;以及性別關係如何影響其移民過程。本計劃將會與居住在香港的第二代跨國移民以及已再次離港移居澳洲和加拿大的香港家庭進行深入的個案研究。

 

項目編號:UGC/FDS14/B08/18
項目名稱:內部交易者會利用市場對價值型/成長型股票的預期誤差嗎?
首席研究員:沈建富博士(恒管)

摘要
內幕交易是一個世界性的資本市場現象。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董事會主席以及大股東等內部人員極有可能根據內幕消息買賣證券,謀取不當得利。已有的文獻證實內幕交易能夠傳遞有價值的資訊給資本市場,外部投資者可以追蹤內幕交易的模式,通過模仿這些交易來取得可觀的收益。研究表明,內幕交易者是逆向投資者,能夠正確地抓住市場機會,買入市場估值過低的股票,賣出市場估值過高的股票。然而,已有的文獻並未深入研究內部人員如何獲取這些有價值的內幕消息。本文將證實,內部人員擁有豐富的關於自家公司基本價值的資訊,能夠及時察覺股票的市場價格是否偏離基本價值,從而根據市場錯誤定價進行交易。

這一研究與之前內幕交易文獻不同之處在於它驗證內部交易者是否有效利用價值型/成長型股票的市場預期誤差。已有的文獻表明價值型的股票在世界不同市場的表現都優於成長型股票。但並沒有清晰的結論證實這價值溢價是對價值型股票高風險的補償,抑或是對市場低估的回報。最新的研究發現價值型/成長型股票的回報差異主要來自於被市場錯誤定價的股票,這些公司的市場估價與基本面不相符。這些研究支持市場錯誤定價的理論。市場估值與基本面的偏離可能是由外部投資者的預期誤差導致,投資者極有可能對股票過往的市場表現過於樂觀/悲觀,從而忽略了最新的財務報表關於基本面的資訊。相對而言,內部人員能夠更好地衡量自家公司的基本面,從而察覺並利用市場對價值型/成長型股票錯誤定價。

本文將驗證三個關於內部交易者利用市場預期錯誤進行交易的假說。第一個假說旨在證實內幕交易集中在被市場錯誤定價的股票。我們預計,內部交易者會買入基本面轉強的價值型股票,賣出基本面轉弱的成長型股票,交易集中在基本面與市場估值偏離的股票。假說二研究內幕交易是否含有有價值的資訊,以及資訊的有效性是否取決於股票被錯誤定價與否。市場對內幕交易的反應以及內部交易者獲得的收益主要來自於被市場錯誤估值的股票,而在那些缺乏市場預期錯誤的股票上相關收益不顯著。最後一個假說探討內部交易者和外部投資者之間的資訊不對稱是否影響內部交易者的證券買賣。內幕交易在資訊不對稱更嚴重,套利行為被限制的股票上更加盛行。

本文將為如何監管內幕交易提供政策建議。內部交易者能有效利用市場的錯誤定價,從而驅使市場價格回歸到基本價值,從這一方面而言,內幕交易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市場有效性。但是,如果上市公司具有透明的環境,市場有效性較高,那麼內幕加以及相關的內幕交易資訊披露並不會產生很大的作用。如果資訊能夠快速地反應在股價中,股價和基本面趨同,內幕交易將不會牟取超額回報,這將減少內幕交易。香港股票市場逐年發展壯大,吸引世界各地的投資者。本文將揭示內幕交易的模式,為如何減少內幕交易提供政策建議。

 

項目編號:UGC/FDS25/H05/18
項目名稱:促進居家安老的香港公共屋邨戶外空間設計研究
首席研究員:史舒琳博士(高科院)

摘要
與其它許多城市類似,香港正面臨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問題。香港政府長期以來都高度重視此問題,並積極提倡居家安老。雖然包含自然要素的戶外空間被廣泛證實有益長者健康,尚未有系統研究探討此類空間如何幫助緩解香港的老齡化問題。有鑒於此,公共屋邨可以作為切入點開展此類研究。一方面,由香港房屋委員會和香港房屋協會發展的公共屋邨通常會將較大比例的項目用地作為綠化和休閒等用途的戶外空間。與此同時,這兩個組織發展的公共屋邨也是長者公租住宅的主要來源。這些長者通常沒有足夠的資源來改善自身的生活質素。因此,在維持乃至改善這些長者的生活質素並進一步促進其居家安老方面,公共屋邨戶外空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研究計劃將選取長者居民比例與香港整體人口預期吻合的公共屋邨開展調研。這些公共屋邨中的開放空間將被篩選,以深入研究它們與長者居民的關係。基於這部分的發現和結果,對公共屋邨長者居民具有重要意義和影響的空間與園境要素將被提取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此部分的研究將為促進居家安老的戶外空間設計提供具體、量化的建議。這些建議可適於公共屋邨,其它類型的居住區,甚至一般性的公共開放空間設計。此項研究具有前瞻性的成果將不僅利於香港社會,也能為同樣面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並希望促進居家安老的其它城市提供啟發和參考。

 

項目編號:UGC/FDS14/H16/18
項目名稱:政府新聞公報之混合式翻譯法:翻譯記憶庫及神經機器翻譯技術之整合
首席研究員:蕭世昌博士(恒管)

摘要
本港中英雙語均為法定語言,享有同等地位,加上華人及非華語少數族裔共處,政府與公眾之間的英漢雙語溝通一直十分重要。政府不同部門及單位刊發政府新聞稿,部分僅備中文或英文版本,我們可運用神經網絡機器翻譯(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實現新聞稿自動翻譯。然而,有關技術雖然是目前最先進的自動翻譯方法,譯文輸出不免錯訛,故仍需要人工編輯,方能正式刊發。

為此,本項目首倡改良英漢自動翻譯政府新聞稿之技術,一方面結合翻譯記憶庫及神經網絡機器翻譯,另一方面發展專門領域的神經網絡翻譯系統,突破一般為普通文本而設的神經網絡機器翻譯。

本項目冀加深對以下兩方面之理解,其一是政府新聞稿的電腦輔助翻譯技術,其二是改善有關文本自動翻譯水準之方法,兩者以往所論不多。本項目之研究所得,有助於改良翻譯科技,提升製作雙語政府檔之速度及質量,推動政府與公眾之間的雙語溝通。此外,研究成果可應用於其他政府或國際組織,滿足各單位跨語言溝通的需求,同時可推而廣之,促進財經及法律等其他專門領域的電腦輔助翻譯活動。

 

項目編號:UGC/FDS16/M07/18
項目名稱:研究利用益生菌製作中國傳統食物的可行性以促進健康和降低致癌的風險
首席研究員:史東甫博士(公大)

摘要
胃癌、鼻咽癌和食道癌是香港以至華南地區最常見的三種癌症,但在西方國家則少有發現病。特別是鼻咽癌,由於在廣東人族群中常見,所以亦被稱為「廣東瘤」。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署和醫院管理局於2012年所進行的調查顯示,胃癌、鼻咽癌和食道癌分別在本港致命癌症中排行第四、第九和第十位,而每年分別約有千二、九百和四百個新增病例。遺傳基因變異可能是造成極高發病和死亡率的原因,但流行病學和病原學研究也指出這些癌症亦可能與飲食習慣和環境因素有關。

幾個世紀以來,進食醃製食品如腐乳、豆豉和酸菜等已成為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一部分。研究亦發現中國大陸和香港社會低下階層,於孩提時代經常進食這些醃製食品,而高病發率的罪魁禍首之一相信與這些食物中所含致癌的亞硝基化合物有關。這類化合物由某些細菌由氨基酸於脫羧作用中所產生的生物氨衍生而成,在含高蛋白質的醃製食品中普遍存在。尤於醃製食品是利用細菌發酵而成,因此所用來醃製的起始菌種 是決定生物胺水準及食品致癌性的關鍵因素。然而,食品製造商慣常在非受控制環境下利用已發酵的食品作為起始菌種以生產下一批次,在缺乏質量控制和標準化的情況下,令起始菌種內所含的微生物菌群成分逐漸產生異變,難以監測和評估食用後對健康的影響。因此,我們透過控製發酵過程並利用有健康益處的益生菌為前提,用以配製起始菌種以降低甚至消除這些於中國醃製食品中影響健康的化合物。

在這個項目中,研究團隊將從商業管道獲得或從市場上食品樣品中分離出有潛質成為益生菌的菌種,分析其是否有益生菌的特性。並利用這些候選菌種以醃製食品以進行體外測試其致癌性是否會導致廣東瘤。亦會評估所醃製的食品中生物胺的含量。

研究小組於早前進行了一項試點研究已發現在特定發酵條件下,利用益生菌醃製的豆豉樣品能抑制生物胺的水準。

我們於這項益生菌應用的研究結果將有助於配製起始菌種用以生產安全或甚至促進健康的一些常見中國傳統發酵食品,這將改變大眾對這些食品的不良觀念。這不僅有利於醃製食品行業發展,更有助降低香港以至華南地區人仕患上廣東瘤的風險。

 

項目編號:UGC/FDS15/B01/18
項目名稱:從相連單位元元交易中發現的金融和經濟含義
首席研究員:鄧志豪博士(樹仁)

摘要
根據美國顧問公司「Demographia」公布的2017年全球樓價負擔能力報告,香港連續八年成為全球最難負擔樓價的城市。為了解決樓價高昂的問題和建立置業階梯,政府於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土地供應、調高住宅印花稅、推出「港人首次置業先導計劃」。可是,有批評指出政府在處理房屋問題時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態度,同時亦缺乏了整體樓市的視野。

在過往的文獻中,研究員集中分析房屋市場低端的一面,例如公共房屋和劏房,反而忽略了高端的一方。本項研究計劃旨在分析相連單位的交易,並將整條置業階梯描繪出來。研究結果有助政府制訂恰當房屋措施以滿足各類收入人士的住屋需要。

此研究計劃的重要性有三:
(一)傳統的房地產投資涉及「先買後賣」的形式,而不存在「沽空」活動。我們在研究提出,在現有市場架構下,投資相連單位是另一種策略來提高回報率;
(二)通過分析交易數據,計算出投資相連單位所帶來的溢價及其變化;
(三)探討發展商向富有家庭銷售相連單位的策略。

總的來說,本項計劃分析香港的相連單位交易,並探討其現象與宏觀經濟的關係。研究成果有助於政府制訂更完整的房屋策略和適用於計量經濟學和財富管理的教學中。

 

項目編號:UGC/FDS14/P02/18
項目名稱: 高維缺失數據的模型選擇
首席研究員:鄧文禮教授(恒管)

摘要
在基因組學、健康科學、經濟學和機器學習等眾多領域中,高維資料分析頻繁出現並且非常重要。其中,模型選擇在科學發現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對於完全資料,模型選擇有大量的相關工作。然而,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包括協變數無法測量或資料的遺失,完全資料經常很難獲得。關於高維缺失或者不完全資料的模型選擇的文獻非常少,急需這方面的高效的方法和演算法。

對於模型選擇,我們通常採用資訊準則(例如,Akaike資訊準則、貝葉斯資訊準則),當資料缺失時,資訊準則可以通過著名的EM演算法計算而得到。最近發展出的廣義的EM演算法,在反覆運算過程中可以更新模型和模型下的參數。它交替的進行期望步和模型選擇步,並且可以全域收斂,產生相合的模型。然而,進行模型選擇步從數值計算角度並不總是可行的,特別是對於高維資料。因而,亟待給出高維不完全資料的模型選擇方法。本項目中,我們將給出數值收斂的、並且對於一般的缺失機制可以產生相合模型的模型選擇方法。並且,我們的方法預期可以有效的進行線性回歸、廣義線性模型的變數選擇和圖模型的模型選擇。

鑒於多重插補在標準的軟體模組中都便於實施,它無疑是處理缺失資料中使用最廣泛的方法。可以直接的將現有的模型選擇方法應用於每個插補資料集。然而,在一個有原則的框架下,整合插補資料集的模型選擇結果是一項重大挑戰。為了克服這一挑戰,對於變數選擇問題,已經發展出了一些先進的方法,例如,對於所有插補的整合資料集進行group lasso懲罰方法,多重插補與隨機化lasso結合的方法。這些方法對於複雜缺失模式的資料是有效的,在類比和實際資料分析中有很好的表現。然而,據我們所知,令人奇怪的是,插補方法並未應用於圖模型的研究。基於插補的圖模型模型選擇方法是相當有必要的。在本專案中,我們將研究基於自助法、多重插補和穩定性選擇相結合的方法,期待該方法可以處理更一般的缺失資料模式。

 

項目編號:UGC/FDS24/B02/18
項目名稱:香港智能旅遊與目的地形象:心智理論的調節效果
首席研究員:TAVITIYAMAN Pimtong 博士(理大專業進修學院)

摘要
智能旅遊目的地被形容為可促進旅客互動及提升遊客旅行體驗的創新科技計劃(Gretzel et al., 2015a)。智慧旅遊逐漸成為全球許多城市的旅遊企業的一種流行工具。遊客透過智慧手機/裝置及應用程式消費、購物,以及參與各式短途活動和服務。遊客亦可利用有關智能裝置在旅程前、期間及之後存取旅遊資訊;這些措施能為旅遊供應商、政府官員及旅客改善服務質素。此外,這些智慧設施可以提升目的地的正面形象,以及維繫遊客的探訪和推薦(Kock et al., 2016; Papadimitriou et al., 2014)。

許多研究聚焦於智慧旅遊的應用方面(Buhalis, 2000; Buhalis & Amaranggana, 2014; Gretzel et al., 2015c; Koo et al., 2017)。但以往的研究在收集遊客對智慧旅遊方面的意見仍有不足 (Wang et al., 2016)。此外,只有少量研究從心理學的理論層面(認知和情感評估及心理特徵)去確認智慧旅遊目的地的成效。因此,此研究項目的目標是:1)探索旅客於智慧旅遊應用方面的行為;2)評估認知和情感元素對旅客於智慧旅遊應用方面的行為與整體目的地形象之間的關係的調節作用;3)分析旅客對整體目的地形象和行為意向的影響;4)調查旅客的心理特徵對整體目的地形象與行為意向之間的關係的互動效應;及5)向相關持份者提供管理建議。

此項目能為學術界和旅遊業帶來顯注益處-作出兩項學術貢獻。首先,考慮到現有的智慧旅遊文獻主要聚焦於概念和應用方面,此研究能促進智慧旅遊目的地與文獻主體的整合(Gretzel et al., 2016; Li et al., 2017)。此項目建議的心智理論(ToM)和智能旅遊目的地之間的關係,可構建一種旅客旅遊心理學的理論觀點。其次,結合「智能旅遊」、「心智理論」(ToM)、「整體目的地形象」和「行為意向」等概念,以測試它們之間於理論層面的直接和調節關係(Kock et al., 2016; Papadimitriou et al., 2014)。此外,此項目對業界的貢獻如下:首先,旅遊企業可謹慎地實踐這些研究結果,透過智慧旅遊應用程式提供具效率的旅遊資訊和服務。其次,此項目能促進公營及/或私營企業於旅遊目的地重新定位方面的可行夥伴計劃及協作(Qu et al., 2011)。

此項目將執行2 x 2多因數設計研究。目標群組包括達致一定使用智慧旅遊應用水準的訪港國際遊客。抽樣框架將包含分層比例抽樣及系統隨機抽樣。此項目將進行多元變量統計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及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以評估概念之間的因果關係,並分析研究目標。

 

項目編號:UGC/FDS16/B07/18
項目名稱:招股書的可讀性與公司股票首次公開發售抑價關係的實証研究
首席研究員:徐世傑先生(公大)

摘要
我們研究由2010年至2016年在香港首次公開招股(IPO)的招股書的可讀性、語調和模糊性與其抑價之間的關係。我們會開發電腦程式來計算一個代表英語淺白性的指標來決定招股書的語氣和模糊性。抑價是指新上巿股票第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和其發行定價的函數。然後,我們將對招股書的可讀性、語氣、模糊性、包銷商聲譽、公司上市前的年齡和虛擬變數(MAINBOARD)進行回歸分析。

 

項目編號:UGC/FDS25/E01/18
項目名稱:生物柴油對輕型柴油車輛氣體以及顆粒排放物影響之研究
首席研究員:王蓓博士(高科院)

摘要
在可再生能源中,生物柴油被認為是柴油車輛可行的運輸燃料替代品之一。使用生物柴油作為汽車燃料代替傳統石油基柴油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而阻止全球氣候變化。

目前,香港有三家本地生物柴油製造商。然而,如今,石油基燃料仍然是香港的主要發動機燃料,而生物柴油等替代發動機燃料的使用落後於許多其他國家。在香港,近十幾年來,沒有關於生物柴油用作運輸燃料的可行性研究。因此,有必要進行香港柴油車輛使用生物柴油所產生尾氣的全面研究。

本項目利用香港賽馬會重型車輛排放測試及研究中心的底盤測功機,旨在研究生物柴油混合物對輕型柴油車輛在不同駕駛條件下的氣體及顆粒物排放的影響。本項目取得的結果將有助於確認生物柴油對汽車尾氣排放的影響,並最終對於人體健康和空氣質量的影響。

 

項目編號:UGC/FDS14/E06/18
項目名稱:通用的基於需求的產品配置系統設計
首席研究員:王越博士(恒管)

摘要
產品配置系統是定制化產品設計的重要工具,並且在不同公司得到廣泛的應用,如Dell、BMW、NIKE等。目前的產品配置系統要求顧客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來選擇符合其需求的產品,但是實際的用戶可能並不具備相關的知識。他們往往只能用不精確的,含混的自然語言來表達自己對產品的需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項目擬提出一種通用的基於需求的產品配置方法。我們將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來理解顧客的自然語言表達出的需求,並將其映射到滿足其需求的產品上。首先,我們將利用電子商務網站上大量的產品評論數據,使用深度學習的方法來構建從評論到產品的映射。其次,我們將蒐集適量的真實的顧客需求數據,並用其對此前構建的映射進行遷移學習,實現從產品需求到產品的映射。通過此過程,更加人性化的配置系統將會得以實現。

 

項目編號:UGC/FDS14/E07/18
項目名稱:推行不確定需求下班輪運輸效益管理的三級合作艙位分配策劃
首席研究員:黃彥璋博士(恒管)

摘要
在競爭激烈的航運業務中,航運企業不斷遇到供求不平衡及競爭對手的強烈降價行為。企業因此積極提高大型船舶的使用率,並形成聯盟,以降低運營成本,增強服務網絡。國際航運企業提供不同的長途航線服務,於多條航線的集裝箱艙位進行分配及管理,從地方、區域和全球艙位分配計劃考慮多個裝卸港口,出入貨量和空箱作出不同的安排。香港作為提供高增值航運服務的樞紐,為班輪運營和規劃從區域和全球角度在各港口裝載和卸載大量集裝箱,這涉及船舶規劃、服務網絡及利潤管理等。現在艙位計劃大多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優化及最佳方案。大部分的學術研究只關注單一航線的船舶分配和分段規劃,並不反映和解決實際情況。一些長途航線亦可提供短途運輸來利用空置的艙位。此項目正開發一個三梯隊式協作艙位分配規劃,利用地方性、區域樞紐和全球範圍的角度計算,在多個港口的各種船舶上進行集裝箱裝卸。該模型將幫助規劃人員與各地區進行溝通,以便進行有效的艙位管理,並提高艙位使用率和收益率。船舶分配工具能確保貨物有效運載於大型貨輪上,貨物選擇和分配亦可以防止船舶超重航行,導致船舶損壞,燃料使用過多以及排放不必要的溫室氣體。在教學中也可採用船舶分配計劃以增強及優化日常操作,以提高學生對複雜航運業和先進模擬工具運算操作的認識。

 

項目編號:UGC/FDS16/H07/18
項目名稱:免費幼稚園教育政策下香港幼稚園教學人員專業身份的發展
首席研究員:王明善博士(公大)

摘要
2017年9月,備受期待的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下稱免費幼教)正式取代在香港實施了十年的學前教育學券計劃。作為幼稚園教育的一個新里程,免費幼教標誌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對幼稚園教育的承擔,緩和了部份由學券所引起的激烈市場競爭;但同時亦為屬於私人市場、長期由家長主導的幼稚園業界帶來更嚴格的政府直接監控。置身於政府和家長不同的期望之中,幼稚園業界將如何自處?有見及此,本研究項目將調查包括校長和教師在內的香港幼稚園教育工作者在當前的政策環境下的專業身份發展。

本研究將揉合多種研究方法,全面探索香港幼稚園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定位,瞭解他們的專業身份發展歷程。首先,研究人員會在全港參與免費幼教的幼稚園中隨機選取四所半日制和四所全日制幼稚園,以個人訪談及焦點小組形式訪問其校長和教師,找出與香港幼稚園教育改革現況相關的專業身份特質,有關結果有助製訂其後問卷調查部份所採用的校長問卷和教師問卷。為比較校長和教師之間的意見,兩款問卷的部分問題將完全相同,但其他問題則反映校長和教師各自的經驗和見解。問卷調查將於2019/20學年進行,研究人員會採用分層隨機抽樣方式選取全港百分之十參與免費幼教的幼稚園為代表性樣本,請其校長和教師各自填妥校長和教師問卷,並透過定量分析解構香港幼稚園教育工作者在免費幼教下對個人專業身份的定位和他們與政府和家長之間的關係。另外,就問卷調查的結果,研究員將特意邀請當中15所幼稚園的校長和教師參與跟進的焦點小組或個人訪談,深入瞭解他們的經驗,探討可能影響其專業身份發展的各種因素。

本研究所得的實證不但有助擴展我們對教育工作者在面對新的教育資助和管治模式時的專業身份發展的理解,更為如何推動幼兒服務改革及普及化的議題提供理論參考。本研究將對幼兒教育政策及香港幼稚園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認同,以至教育政策、教育社會學和教育經濟學領域作出貢獻。

 

項目編號:UGC/FDS24/B05/18
項目名稱: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於旅遊業社交媒體危機的作用
首席研究員:屈大明博士(理大專業進修學院)

摘要
與以前不同,公司每天都面臨危機,一個人可以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他或她的意見和報導業界消息。但有些帖子是不完整及不完全真確。這些帖子或會嚴重影響企業聲譽,特別是一些使用網絡媒體銷售和廣告的公司。旅遊業就是一個例子,他們的日常運作會大量使用網絡。

如何保護當今的企業形象幾乎是位首席執行官的巨大挑戰。企業社會責任似乎是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之一,因為它可以長期提升企業形象。但是當使用企業社會責任時必須小心,以免被視為粉飾櫥窗。在這項研究中,探討了公司使用企業社會責任的時機。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根本動機是一項重要的戰略性商業決策。企業社會責任實踐與旅行社公司的業務運作之配合亦是研究課題。如何處理謠言是危機管理的關鍵工作,因為公司自身之利益關係,公司本身之澄清可能不會受到網友歡迎。在澄清過程中,協力廠商可能是比較好的代言人。本研究將比較不同的可信賴來源,如學者,監管機構,關鍵意見領袖和網民等。

 

項目編號:UGC/FDS16/M02/18
項目名稱:香港飲用水源中微藻的季節演替及與環境因數的關係
首席研究員:徐景亮博士(公大)

摘要
香港現今主要的飲用水原水來自中國大陸的東江,其供應量可達全港使用總量的80%。其餘的原水則來自本地的雨水集水區。因此,香港飲用水原水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東江的水質。近年來,由於廣東省腹地的城市和工業發展迅速,東江面臨著嚴峻的水污染壓力。另外,原水中的微藻與水質密切相關,可作為水質的生物指標。水質,尤其是其營養化程度,決定了微藻的數量及種類豐富程度。而某些產毒素/氣味的微藻若成為優勢種,不僅影響原水的質量,還會為隨後的水處理帶來嚴重的問題。雖然香港及廣東省的有關政府機構恒常地監察各類淡水的水質,但對香港飲用水原水從東江上游到本地水塘的系統化的研究仍然匱乏。我們之前的研究表明,兩種藍藻(產藍藻毒素的微囊藻Microcystis sp.及產具異味化合物的魚腥藻Anabaena sp.)是香港本地兩個主要承載東江水水塘的優勢種;但它們卻不是東江幹流中的優勢種,儘管東江幹流中的氮和磷營養濃度高於兩個水塘。因此,除氮和磷外,應該有其他環境因數決定了這兩種藍藻在水塘中的大量生長。本項研究將對東江幹流及六個水塘(其中三個主要承載東江原水,而其他三個主要收集雨水)中微藻群落的季節性演替以及主要環境因數進行為期兩年的調查,以確定有助於產毒素和產異味的微藻藻種繁殖的主要環境因數。本項目的研究成果不僅可以為廣東和香港的政府機構提供重要的參考資訊,從而更好地管理原水資源,也可以為世界各地面臨相似水污染問題的淡水資源管理機構提供重要的相關資訊。

 

項目編號:UGC/FDS13/E06/18
項目名稱:泥石流的物質點法和離散元法耦合模擬
首席研究員:楊毅博士(珠海)

摘要
泥石流是山區經常觀測到的最具破壞性的地質災害。它們通常以極小的前兆並以極高的速度進行長距離運動,並會對生命和財產產生嚴重損害。儘管世界範圍內已經對泥石流的不同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相關研究,但泥石流的基本啟動和傳播機制尚未被完全瞭解。現有的理論模型和數值方法並不能完全捕獲到泥石流的所有關鍵特徵,特別是對於大變形和相變分析。

通常來說,我們需要對其流變特性進行一種連續性描述,因此預測每個顆粒的動態將超過其最佳計算能力。然而,基於連續體的預測仍舊依賴於有效參數,例如有效粘度和有效擴散率。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可靠和準確的模型,合理化地反映這些參數如何依賴於顆粒特性和流動條件。在此項課題中,一種分層的多尺度的耦合物質點方法和離散元方法將會被開發並針對泥石流問題進行建模。通過使用適合於大變形的物質點方法來模擬宏觀行為,並且每個宏觀物質點將會與由粒狀組合構成的代表性體積元之間直接關聯。通過物質點獲得的變形信息將作為邊界條件應用於代表性體積元,而由離散元方法計算的柯西應力和動力學應力則反映到下一步的物質點方法。這種物質點方法與離散元方法多尺度建模方法將會放棄物質點方法中所要求的任何本構關係假設,進而促進了有效的跨尺度解釋和理解。

本研究的目標將通過三個任務來實現:(1)將開發一種新的耦合物質點方法與離散元方法,用於模擬二維和三維的顆粒流;(2)將提出一種完全耦合的水力機制物質點方法來評估全飽和的泥石流問題,然後將水力機制耦合物質點方法與離散元方法從二維發展到三維;(3)將任務2中的水力機制耦合物質點方法與離散元方法從全飽和的土壤發展到部分飽和的土壤。同時,擬議的耦合物質點方法與離散元方法將通過在清華大學進行的物理模型試驗進行驗證,並將結果應用於模擬香港的泥石流,以協助制定降低泥石流風險的策略。這項研究的結果將對泥石流的知識進行革新,從二維到三維,從全飽和到部分飽和,從啟動到漸進式的大應變變形,從顆粒尺度到宏觀尺度。這種基本認識的革新將會為解決香港不斷增加的泥石流問題提供有效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