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期:2008年2月

主页 | English | | | UGC | RGC
研究资助局主席促请学界 - 大学研究的新挑战:大规模、高效应的项目,改变世界的成果
   
预测侧风对车辆及钢索斜拉桥的影响
   
正视空间和房屋遭剥削的不公平现象
   
流行文化全球一体化
   
高行健著作英语精译开拓广大读者层面
   
项目纲领的最佳执行
指引
   
新措施促进了解水泥
水化
   


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李宗津教授利用新发明的阻抗力测量方法,监察和诠释水泥基物质水化的过程。

这项无接触无损测试的结果非常准确,现被视为对建筑及建造业举足轻重,可检定强力耐用物料,确保可靠及可持续发展。

李教授表示,虽然人类已广泛使用水泥100年,但迄今仍未完全了解水泥基产品水化的成因。

他解释:「我们认为这次水泥研究如同基因研究……世上没有两个人的基因结构相同,但基本模式却一样。同样道理,水泥基物料的微结构差异极大,但却有某些共同的基本配置,这些因素可能形成某些问题,影响耐用度和导致水泥破裂,继而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和建造、维修和持续修理的成本。」

他续称:「我们的项目有助了解普通水泥浆的水/水泥比率对发展和强度发展速率有何影响。普通水泥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也是灰泥和混凝土的成份之一,会随着时间变化。」

李教授和研究人员并研究了水泥阶段,发现水化发生在阻抗最低点。阻抗度的计量结果与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和混凝土或水泥基物料的微结构发展有极大的关系。

研究下阶段是找出混凝土/水泥基物料微结构与疏松度之间的关系。


「这些资料很重要,让我们预测混凝土需要多长时间凝固,亦即可以拆除建筑物模板和混凝土达到实际长远强度的时间。」

只要能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便可发挥多项重大的环保作用。过去,发展商往往在建造工程开展数星期后才发现底层混凝土不合规格,于是只好拆卸地台。假如能清楚记录每批浇注混凝土的质量,建造业便可节省原料和能源,还可减少整体环境劣化。

混凝土水化的程度现已被视为其强度的直接指标,而阻抗度则是间接的强度计量指标。假如业界能应用无接触电阻抗方法计量新鲜浇注混凝土的阻抗力发展速率以及混凝土的孔溶液,便可消除电极与周围物质之间的接触问题。

这次测试和计量程序的准确性已获多间大学及研究院认可,实际阻抗力测试方法亦已开发成为商业产品。

李教授的研究项目共发表了五份专刊论文、三份会议论文和培训了两名博士生,日后有关水泥基建筑产品特性的持续研究项目亦会以这项研究作为基础,此外并会促进研发新颖和具可持续性的水泥基产品。

李宗津教授
土木工程学系
香港科技大学
zongjin@ust.hk


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