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2003年5月
學術研究持續蓬勃發展
香港科學家迅速應付SARS疫症
翻譯策略令中國佛教別具特色
古文字資料庫裨益學者研究
《詩經》研究啟示文化新義
立體模型有助解決超精密平面切削問題
電解液行為的納米觀察
防曬薄膜加強衣料保護作用
提高淨化環境的效率
世界最小納米管用途廣泛
新一代電瓷大派用場

香港理工大學正進行一項研究計劃,探索公元200年左右佛教傳入中國時,教義翻譯成中文的原則和方法。
佛教經文或經口頭翻譯,再用文字記錄,或直接將梵文用古文翻譯而成。
首席研究員朱志瑜教授說:「對研究翻譯的學者來說,翻譯理論有其重要性 。我們不是從神學、意識型態或哲學的角度研究佛經的翻譯,而是從翻譯的方法入手。」朱教授有關佛經譯文的節錄、匯集、評論及注釋的研究,已結集成一部厚一百 五十頁的著作。
朱教授指出,也許是因書寫在竹簡上的緣故,古漢語行文簡樸,早期的佛經譯文也是如此,而且往往是直譯,故初讀時每難明所以。
朱教授舉例說,佛祖有1,250個比丘(弟子),經文上說成「半十三比丘百 」,另一困難,緣於經文翻譯往往出自中國與印度及中亞佛教僧人的合作。
朱教授說:「西域僧人的中文不大好,也許只能說幾句簡單的句子,而中國人對佛教了解不深,大部分也不通西域語言。」
在歷時九百 年的佛經翻譯中,後期的翻譯質素已有所改善,譯經者也致力令譯文讀來更像中文。
由於佛教義理有不少在中國找不到相同的概念,佛經翻譯者開始用大眾明瞭的道家術語,來表達佛教意念。
朱教授指出:「中國佛教與印度佛教頗有差異的原因,也許正肇端於最初的翻譯。」
新名詞的創造過程也有不少值得注意之處。佛經的最早翻譯者、來自波斯的安世高嘗試翻譯一種進入意念靜止專一狀態的呼吸方法─anapana。
朱教授說:「他起初音譯出『安般』一詞,但在中文中這個詞並無任何意義。因此他挪用道家的『守意』,加在後面,成了『安般守意』。」
「儘管守意也指一種呼吸方法,也有『守護意識』,或淨化精神的意思。但在佛教文化中,阿般是指守護意識拒絕思考,換言之,是不要任何思想。那是完全不同的基本概念。」
朱教授又指出,早期的佛經翻譯家在翻譯策略上,也並不統一。「在個別文字上,像『守意』一例所顯示,他們會將文字本土化,但在句子的層面上,他們又會將中文外國化,保持了原文的句子結構,但這種結構卻往往與中文語法大相逕庭。」
「他們這樣做,是因為害怕破壞佛教教義的神聖莊嚴。」佛經翻譯多由「譯場」負責,譯出數以千計的經文。 古時僧人在佛經的引文中,常會記錄他們翻譯的原則和指引,朱教授根據這些文獻,進行研究。
他說:「早期中國佛經翻譯者面對的一個基本難題,是如何用本土語言表達新的思想。因此難免需要在既有的中國傳統文言中,另創新字新詞。」

首席研究員
朱志瑜教授
ctcychu@polyu.edu.hk

朱志瑜教授與他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