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2003年5月
學術研究持續蓬勃發展
香港科學家迅速應付SARS疫症
翻譯策略令中國佛教別具特色
古文字資料庫裨益學者研究
《詩經》研究啟示文化新義
立體模型有助解決超精密平面切削問題
電解液行為的納米觀察
防曬薄膜加強衣料保護作用
提高淨化環境的效率
世界最小納米管用途廣泛
新一代電瓷大派用場

孔子編訂的《詩經》,令香港學者對三千多年前銅器上動 物符號的涵義有新的發現。
來自香港大學的共同首席研究員何洵怡博士說:「與一般人理解相反,古代中國最重要的動 物標誌是牛而不是龍。」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600年間的周朝時代,中國人崇拜獨一神上帝。在收穫季節和戰爭的祭祀中,周人都會宰殺牛作為祭牲,祈求財富和庇佑,以及酬謝上帝賜予豐收和富裕。
《詩經》經過孔子刪訂,現存詩歌三百 餘首。這些詩歌,起初只是由口頭相傳,後世才以古代文字記錄在竹簡上。如今流行印刷版本中所用的,雖然是現代字體,但仍可追溯古文字演化的痕跡。

與何博士合作的另一位首席研究員,是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陳月紅博士。
根據她們的研究,牛有四項主要涵義:
獻予上帝的祭品,以表示對雨水、糧食、財富、丁口以及生活中一切美事的感謝;
作為神明與人類世界互相溝通的媒介;
取悅神明;
祈求上帝保佑。

共同首席研究員
陳月紅博士:
ctcyhc@cityu.edu.hk
何洵怡博士:
hosya@hkucc.hku.hk

魚及牛由符號至古代及現代字體的演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