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nglish | | | UGC | RGC

  研究资助新领域 - 培植青年学者,支援人文社会科学

  研资局学科小组的重组

  太阳能光伏光热液态式系统
的楼宇实用性

  杂化型光伏元件的研究与开发

  富勒烯与半导体纳米线的界面:
纳米加工与光诱导电荷分离

  可植入型迷走神经电刺激装置
抑制内脏疼痛

  突触,对神经系统的解构

  探究颅内大动脉硬化在亚洲人中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

  卓越学科领域计划—资讯科技

  协作研究金2010/11年度 -
获资助的研究项目简介



杂化型光伏电池是一新型光电转换电子器件。和矽基太阳能电池相比,这种新型电池具有更高的性价比。虽然目前杂化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依然偏低,但利用其独特的有机–无机材料结合的特点,它在生产成本和性能方面都有望超过矽基电池。


图1:a)氧化锌纳米线阵列;b)绒毛状氧化锌纳米线阵列;c)聚合物杂化电池的结构图。

本专案的目标是开发新型的杂化光伏电池元件,我们将通过对有机–无机光电池结构的设计、新的制造工艺,以及纳米材料介面的研究,实现光电转换效率和性价比的提高。实验中,我们将合成了不同形貌的氧化锌纳米结构,如竖直纳米线阵列(图1a)和毛绒状纳米线阵列(图1b)等,并将其用于构建杂化光伏元件(图1c)。氧化锌纳米线是固有的n型半导体材料,将p型共轭聚合物填充于氧化锌纳米线的缝隙可以形成大面积p-n异质结。我们将对氧化锌纳米构造表面的侵润性,界面电子结构、光生激子的扩散与分离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对电极结构及有机–无机界面的设计改善,优化的杂化电池将有利于减少电荷复合的损失,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项目组成员( 左起): 严策( 博士生),O. Kutzay博士,S.K. Jha博士,J. A.Zapien 博士(助理教授,合作研究员),I. Bello教授( 责任研究员), 张文军博士( 副教授, 合作研究员), 王洪恩(博士生),陈振华(博士生),刘超平(博士生)。

由于激子在有机材料中的扩散长度较小(2-20nm),控制氧化锌纳米线的间距对于载流子的捕获至关重要。此外,形成大面积p-n结界面使得载流子能有效分离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控制聚合物在纳米线阵列中的分布仍是一个技术难题,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分子聚合物难以进入纳米结构间隙;2)纳米材料表面及其空隙间所含的气体易被聚合物所包围;3)纳米材料与聚合物间不良的侵润性将导致有机–无机物分离。该项目将采取一种新的技术路线来解决上述问题:先将纳米结构置于真空中加热以除去所含气体,然后在保护环境中利用超声辅助填充聚合物。该方案可以通过对界面的控制以有效提升杂化电池的效率。

Igor BELLO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
物理及材料科学系

apibello@cityu.edu.h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