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nglish | | | UGC | RGC

  研究資助新領域 - 培植青年學者,支援人文社會科學

  研資局學科小組的重組

  太陽能光伏光熱液態式系統
的樓宇實用性

  雜化型光伏元件的研究與開發

  富勒烯與半導體納米線的界面:
納米加工與光誘導電荷分離

  可植入型迷走神經電刺激裝置
抑制內臟疼痛

  突觸,對神經系統的解構

  探究顱內大動脈硬化在亞洲人中風發病機制中的重要性

  卓越學科領域計劃—資訊科技

  協作研究金2010/11年度 -
獲資助的研究項目簡介



雜化型光伏電池是一新型光電轉換電子器件。和矽基太陽能電池相比,這種新型電池具有更高的性價比。雖然目前雜化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依然偏低,但利用其獨特的有機–無機材料結合的特點,它在生產成本和性能方面都有望超過矽基電池。


圖1:a)氧化鋅納米線陣列;b)絨毛狀氧化鋅納米線陣列;c)聚合物雜化電池的結構圖。

本專案的目標是開發新型的雜化光伏電池元件,我們將通過對有機–無機光電池結構的設計、新的製造工藝,以及納米材料介面的研究,實現光電轉換效率和性價比的提高。實驗中,我們將合成了不同形貌的氧化鋅納米結構,如竪直納米線陣列(圖1a)和毛絨狀納米線陣列(圖1b)等,並將其用於構建雜化光伏元件(圖1c)。氧化鋅納米線是固有的n型半導體材料,將p型共軛聚合物填充於氧化鋅納米線的縫隙可以形成大面積p-n異質結。我們將對氧化鋅納米構造表面的侵潤性,界面電子結構、光生激子的擴散與分離等問題進行系統的研究。通過對電極結構及有機–無機界面的設計改善,優化的雜化電池將有利於減少電荷複合的損失,從而提高光電轉換效率。

 

 

 

 

項目組成員( 左起): 嚴策( 博士生),O. Kutzay博士,S.K. Jha博士,J. A.Zapien 博士(助理教授,合作研究員),I. Bello教授( 責任研究員), 張文軍博士( 副教授, 合作研究員), 王洪恩(博士生),陳振華(博士生),劉超平(博士生)。

由於激子在有機材料中的擴散長度較小(2-20nm),控制氧化鋅納米線的間距對於載流子的捕獲至關重要。此外,形成大面積p-n結界面使得載流子能有效分離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目前,控制聚合物在納米線陣列中的分佈仍是一個技術難題,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大分子聚合物難以進入納米結構間隙;2)納米材料表面及其空隙間所含的氣體易被聚合物所包圍;3)納米材料與聚合物間不良的侵潤性將導致有機–無機物分離。該項目將採取一種新的技術路線來解決上述問題:先將納米結構置於真空中加熱以除去所含氣體,然後在保護環境中利用超聲輔助填充聚合物。該方案可以通過對界面的控制以有效提升雜化電池的效率。

Igor BELLO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
物理及材料科學系

apibello@cityu.edu.h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