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教資會刊物 > 新聞稿 > 2013 > 教資會頒發傑出教學獎

教資會頒發傑出教學獎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今日(九月五日)舉行2013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頒獎典禮,表揚教資會資助院校學者的優秀教學表現和成就,以及他們在院校內外為提升教與學質素所作出的貢獻及展現的領導才幹。

出席頒獎典禮的嘉賓眾多,包括教資會委員、教資會資助院校的校董會主席及校長、各院校的管理層、獲提名的學者和約50位傑出學者。

獲2013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殊榮的學者為:

莊明蓮博士(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劉建德教授(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

他們的讚辭載於附件一

教資會主席鄭維新在頒獎禮上恭賀得獎和被提名的學者所獲得的卓越成就,並感謝教資會資助院校和遴選委員會成員對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的支持。他強調大學本科由三年制轉為四年制,帶來的轉變即使在國際層面來看也是絕無僅有的。鄭維新說:「334學制帶來重大的機遇,我們的老師必須做好準備,並在有需要時調整他們的教學方法,讓新學制下較年輕的本科生可從中得益。」

為鼓勵教資會資助院校盡量把握334學制帶來的機遇,教資會推出有關教與學以及國際化和與內地加強聯繫的新項目。鄭維新鼓勵2013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的得獎和被提名的學者參與有關的項目。

由William Kirby教授出任主席的遴選委員會,經過嚴謹的遴選程序,從16名獲院校精挑細選的學者中選出兩名2013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的得獎者。2013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的遴選準則及遴選委員會成員名單載於附件二

William Kirby教授說:「遴選委員會希望選出在教學方面擁有重要特質的優秀老師,正如教學獎的三項遴選準則所指,首先,他們應採用以學習者為本的教學方式﹔其次,他們應對所屬範疇有深厚認識,並能體現於課程設計﹔第三,他們應展現在教與學方面的成就和領導才幹,及其對發展良好教學方法作出的貢獻。」William Kirby教授表示,今年教學獎的兩名得獎者的表現非常卓越,他們不單向遴選委員會展現他們如何支援學生有效學習,而且更顯示他們的教學方法如何將學生的學習體驗轉化成他們期望達到的學習果效。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主席鄭維新及二○一三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遴選委員會成員與兩名得獎者於頒獎典禮上合照。(左起)古明達教授、鄭維新、莊明蓮博士、劉建德教授及William Kirby教授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主席鄭維新及二○一三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遴選委員會成員與兩名得獎者於頒獎典禮上合照。(左起)古明達教授、鄭維新、莊明蓮博士、劉建德教授及William Kirby教授。



得獎者莊明蓮博士於台上分享教學理念

得獎者莊明蓮博士於台上分享教學理念。



得獎者劉建德教授於台上分享教學理念

得獎者劉建德教授於台上分享教學理念。



附件一

讚辭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莊明蓮博士

莊博士為社會老人學專家,透徹了解人口老化的社會所面對的問題,同時深明學生日後立足社會的發展需要。她邀請長者擔任生命導師,讓學生體驗長者日常生活遇到的困難,藉此啟迪學生,增進他們對上一代的了解。莊博士通過互動而又常帶感性的學習經驗和鼓勵學生自省,協助學生探索新知,鞏固所學。與此同時,長者透過與莊博士學生的相處,亦可煥發朝氣,重拾人生意義。莊博士的教學對學生認識香港社會有深遠影響。

莊博士在任教的大學推行「生命導師計劃」(Life Mentor Scheme),取得美滿成果。莊博士將再接再厲,把所得獎金用於推行名為Life Mentor Scheme for Generation Me的合作計劃(Generation Me指一九八二至九九年間出生的新生代)。該計劃將有四所教資會資助院校內更廣泛領域和學科的學者參與其中,並涵蓋更多的學生。

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劉建德教授

劉教授是機械與航天工程、材料科學及產品設計領域的知名學者。他不但在教學上啟發學生思考、造就良才,而且在學術研究方面亦取得非凡成就。劉教授將現實生活融入教學之中,把學術界與業界的伙伴關係提升至新層次。透過一個精心設計的三年課程,學生能認識業界的觀點和接受設計方面的實務培訓。最後,更能創製並推廣一件真實的產品。學生與企業的深層次合作充分發揮協同作用,不但企業受益於學生的設計方案,而且學生亦可藉此提升其專業才能。劉教授提出的"Industry-Engaged Outcome-Based Approach"教學方法充分體現學術界與業界的衷誠合作。

劉教授將利用教學獎的獎金,跟不同學系及學科的新進學院成員分享院校與業界合作方面的經驗,協助他們設計並推行學術與實踐並重的課程。



附件二

2013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的遴選準則

遴選準則

遴選委員會根據以下三項準則評審所有獲提名的學者﹕

(a) 採用以學習者為本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影響,以及教學表現卓越,包括深入理解教學方法;理解學生如何學習,從而採用合適的教學和評核方法,以爭取更佳的學生學習果效;能與學生互動交流及推動學生積極學習;因應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啓發和支援學生,以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和能力(例如批判性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價值觀);以及在課堂內外教學表現卓越等。

(b) 對所屬範疇有深厚認識,並能體現於科目/學科/課程設計,包括在課程和學生學習資源(例如課本、電子學習資源)的設計方面,顯示教師具備有關學科的最新知識,和採用相輔相成並以研究為依據的教學方法;以及訂定合適的學生學習果效與採用創新的教學和評核方法,幫助學生達到所訂定的學習果效等。

(c) 在教與學方面的往績、當今成就和領導才幹;以及日後可在其院校及/或其他院校就發展良好教學方法所作出的學術貢獻和影響,包括在相關學科參與教學研究及採用創新教學方法;以及帶領所屬院校及/或其他院校推廣優質教學等。

上述三項準則沒有特定比重。遴選委員會按照這些準則,考慮每項提名。



遴選委員會成員名單

William Kirby教授(主席)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委員
美國哈佛大學中國研究所T M Chang教授及
Spangler Family工商管理教授

Judith Eaton博士
質素保證局委員
美國高等教育評審局主席

趙志錩先生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委員
香港豐誠集團有限公司主席

Brian Coppola教授
遴選委員會的國際專家
美國密歇根大學Ann Arbor校園化學系Arthur F Thurnau教授

古明達教授
2012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的得獎者
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教授